短深杯水母

Abylopsis eschscholtzi   Huxley
   

  171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形态特征
多营养体期:前泳钟体长3.3—4.2mm。约为后泳钟体长的1/2,这是本种与方深杯水母的主要区别。钟体呈五角柱形,棱上有强的锯齿。泳囊侧管在泳囊2/3处不向顶弯曲成弧状,而是水平方向伸出,然后向下弯与泳囊口的环管相接。体囊较小,呈圆球形,顶端有一小盲枝,泳囊长圆筒形,顶端不达体囊小盲枝。
后泳钟体长7.7—8.1mm。有5条棱,泳囊口基部突起稍不对称,右腹齿比左腹齿大,背齿小。泳囊有4条排列规则的侧管(图99)。
单营养体期:叶状体为四角柱形,侧面观呈2个四边形面,背面观呈正五角形,背面下侧棱与背上棱约相等,基横棱较高,干室顶部有一个4分枝叶状囊,其中2枝向两侧水平分出的叶状囊较细小不呈泡囊状,1枝垂直向上的叶状囊不抵达叶状体顶部,另1枝向下伸的叶状囊不抵达三角突起下端。

生物学

生活习性 东海主要栖息于100m以浅水层;南海周年出现于南海中部和北部海区。大部分水域出现在150m(Alvari?o,1971);在大西洋100m上层最普遍(Leloup et Henstchel,1938);在印度洋亚丁湾发现于表层(Totton,1954);Pugh(1974)认为本种主要生活于表层。

国外分布

广泛分布于太平洋、印度洋和大西洋的赤道水域和中央水域,红海,地中海。

其它信息

采集地点 舟山外海,1959年4月,陈伟等;东海(126°28′E—29°30′N),1978年6月,高尚武等;粤东外海,1959年2月,王金台等;西沙群岛的中建岛、珊瑚岛、东岛、永兴岛等,1978年4月,洪惠馨等。